關於新生血管青光眼
新生血管性青光眼(Neovascular glaucoma, NVG)又稱「出血性青光眼」,是指虹膜和小樑網表面長滿新生的纖維血管膜,導致周邊虹膜有粘連,阻礙房水排出而引起。臨床上病人新生血管容易破裂,會反覆發生前房出血,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通常效果不彰。當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發生率攀升,這類型青光眼有越來越多趨勢。
NVG 通常是一種繼發性的青光眼,也是最不容易處理的青光眼類型之一,最大的困難點是無法根治。臨床上顯示,高血壓及糖尿病引起之視網膜病變、缺血型中心網膜靜脈阻塞、頸動脈阻塞引起的眼部缺血症後群等,較容易引起不正常之新生血管,甚至增生至虹膜、隅角,把房水排出路封阻,而引起眼壓急遽升高。有些疾病的患者進行過白內障手術後,因為手術引起的眼內新生血管增生,眼壓也會變得很高。
這類患者眼壓變化十分戲劇性,原先還能用藥物控制住眼壓,突然就像失控的野馬,急速上升至 50-60 毫米汞柱以上,即使用盡所有辦法,也無法降低眼壓。患者常自覺眼睛脹痛、神經抽痛、視力大幅降低,甚至因此血壓也升高、頭痛欲裂,全身不舒服。
而盛行率方面,根據 Shazly 與 Latina(2009)研究指出,NVG 佔所有青光眼病例的 3.9%。
BRM412:抑制血管新生的眼滴劑能有效到達眼後
適應症
新生血管青光眼(NVG)
作用機制
第一支眼滴劑藥物能將抗血管新生藥物,axitinib,送至眼後
優勢
- 眼滴劑的配方使病人方便使用
- 能將axitinib送至眼後
- 副作用低
- 有孤兒藥資格
- 可走505b2的法規途徑
市場
- 抗血管新生的眼滴劑能擴充到nAMD的市場
- 全球市場在2023為 82.7億美金
- 預計在2033年可達168.3億美金
競爭
- 抗VEGF的長效與緩釋劑型正在開發中
- 基因與細胞治療的產品在晚期的臨床試驗中有顯著療效
開發進程
美國NVG二期臨床試驗已規劃在今年啟動
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,可使用降眼壓藥物、雷射或手術治療。由於視網膜缺氧,利用全視網膜光凝固雷射治療(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, PRP)能適當減少前房新生血管產生,也可能避免需要進一步更複雜的手術。去除眼底新生血管的增生,對青光眼控制亦有幫助,但必須重複做幾次才有效。另,近年來「亞曼氏濾過管」被證明具有良好的控制眼壓成效,經由手術置入一條矽化合物的細管,將眼球內的房水引流至眼球外的結膜下吸收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預後並不佳,術後患眼視力改善也有限。這類型青光眼,手術失敗率也較其他類型青光眼來的高,手術目的僅降低眼壓,達到改善頭痛、眼睛不適等症狀。
治療背後真正的病因,也有助於減少新生血管產生的機會。例如頸動脈的內環切除手術,減緩頸動脈阻塞的病況。而使用「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」(anti-VEGF)玻璃體內的注射,是目前新進的治療趨勢。anti-VEGF 的玻璃體內注射,可以對虹彩、前房隅角的新生血管產生 3 至 6 週的抑制效果。
Anti-VEGF 也是目前最有效的血管新生型老年性黃斑部病變(neovascular age-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, nAMD)的治療方式,但給藥僅能經由專業醫師進行玻璃體內注射,除了此給藥方式會造成病人恐懼而降低用藥依從性外,也會提高眼睛出血、感染性眼內炎、視網膜剝離、和眼壓上升等副作用。
因而BRM412眼滴劑能以非侵入式的給藥方式,將能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,而增加病人用藥的接受度。若能成功開發出眼滴劑新藥來治療眼底疾病,將能大規模取代現有之玻璃體內注射市場。